高导热凝胶如何选择,埃洛烯来帮你
在电子设备、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效散热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需求之一。导热材料作为热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散热效率。其中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导热能力的核心指标,而很多客户对导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非常困惑,面对导热材料厂商的低导热和高导热说法总是一头雾水,多少的导热系数才算是高导热,多少的导热系数才算是低导热?埃洛烯来帮你解决这个疑惑!

- 导热系数的界定:何为“高导热”?
导热系数(单位为W/m.K)表示材料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热量的能力,数值越大,导热性能越强,比如两个导热凝胶导热系数分别为1.5W/m.K和3W/m.K,那后者肯定是高导热。但是随着导热材料技术的全面提升,高导热的概念也随之逐渐提升,很多以前普遍的认知被改变。

目前比较主流的概念是3W/m.K以下为低导热,3~6W/m.K为普通导热,6W/m.K及以上的为高导热,超高导热通常需要大于15W/m.K以上,为什么会这样划分呢?
我们就以普通的导热凝胶为例子来说,之所以会称为普通导热凝胶,很大一个概念是基于导热填料和基胶是我们普遍使用的氧化铝和乙烯基硅油,鉴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导热系数越高,对配方的要求就越高,于是导热界面材料厂商就会对导热系数进行划分等级,以更好的应对客户需求。
二、高导热凝胶的选择要点
市场上导热凝胶品牌繁多,但虚标参数、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科学选择高导热凝胶?以下五大关键因素需重点关注:
1. 真实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需通过标准化测试(ASTM D5470)验证,避免虚标,很多厂商配方技术实力不足,标称的导热系数往往和实际相差较大,或者基于部分客户对成本的变态要求同时又对散热需求不明确,导致导热材料厂商不得不进行概念的偷换。
2. 材料稳定性与长期可靠性
优质凝胶需具备低出油率(避免因硅油析出导致性能下降)和抗老化能力,使用寿命可达5~10年,避免频繁更换。耐温范围需覆盖设备工作环境(如-40℃~200℃),确保高温下不开裂、不粉化。
3. 施工性能与兼容性
触变性:良好的触变性便于点胶或自动化施工,可填充0.1mm以下的微小缝隙,减少界面热阻。
基底兼容性:需适配金属、塑料、陶瓷等多种表面,粘附性强且不腐蚀元器件。

三、埃洛烯的解决方案:如何实现高效散热?
埃洛烯针对高导热凝胶的痛点,推出以下创新技术:
1. 核心技术突破
采用氧化铝铝与金刚石复合填料,导热系数可轻松达到10 W/m.K以上,同时成本非常低,综合性能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真空封装工艺,确保凝胶无气泡、出油率<1%,长期稳定性提升30%。
2. 场景化定制
EV系列: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模块,耐高温200℃且抗震性强;
5G系列:专为基站芯片设计,支持超薄涂覆(0.2mm),热阻降低15%。
3. 环保与成本优化
采用无溶剂配方,符合RoHS标准;
提供1kg大包装及定制化点胶方案,降低工业化应用成本。
四、总结与建议
选择高导热凝胶时,需跳出唯导热系数论,综合评估热阻、稳定性、施工适配性等参数。埃洛烯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为高功率设备提供了可靠的热管理方案。未来,随着半导体技术向更高集成度发展,兼具高导热与超薄化特性的凝胶材料将成为行业主流。建议用户在采购前索取样品实测数据,并结合实际工况进行耐久性测试,以实现最优散热效果。